close

新的現實》 3D 4D 5D 您是三個群體中的哪一組?  (量子催眠 -- Odile Ho)

2024 年,地球、其自然和人類向第五密度的轉變將會加速。絕對者和共同創造者早在 2012 年就已經計劃好了。理論上,我們當時可以很快完成。不幸的是,做好準備的地球人太少了。由於振動較低,大多數人無法在空間中強大的高頻轉變波上通過傳送門 12:12.到達第四和第五維度。

再次仔細檢視人類後,共同創造者遺憾地發現,絕大多數地球人仍處於深度的精神冬眠,在量子躍遷期間無法在肉體上生存。結果,集體轉變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個別的、漸進的、較平穩的轉變。

 

在過去的十二年裡,超過二十億人透過持續而密集的內在工作,或單獨或成群地走向4D5D。數以百萬計的其他人正在準備追隨他們,而共同創造者正在盡最大努力來幫助實現這一目標。

 

幾乎每週,有時甚至每天,我們都會經歷高頻舒曼共振和強大太陽耀斑的幾個階段。地磁暴平均達G5-G6級,最高可達G8-G9級。這並不是像每週發生數以千計的大大小小的地震那樣的異常現象,而是用過渡的 4D 和恆定的 5D 來積極取代 3D 現實。

 

共同創造者這樣做的唯一目的是加速盡可能多的人的覺醒和內在轉變。在高頻量子通量和太陽等離子體的影響下,我們體內血液的化學成分和細胞結構會改變。出現輕核(中心體)和熱點,即染色體部分,其中新的分子遺傳和細胞遺傳過程比生物體的其他部分更活躍地發生。以前,我們存在於靈魂和精神的全面壓制和鎖定之中。現在我們生活、解放並可發揮到最好的一面。

 

十二年來,我們一直生活在混合現實中,頻率為 3D4D 的人和加載 5D 程式和程式碼的人共存。

 

今天,在物質和精微層面上,我們已經分成三個不同的群體~

 

 

他們是:

 

~ 舊有3D哲學的人,依賴一切;將自己的責任轉移給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人;具有孩子般的集體意識,任性、幼稚,同時充滿自私、傲慢和自以為是;

 

~ 新5D時代的人,自給自足、成熟、精神堅強、勇敢、自由、平衡、負責;祂創造了自己,因此是原創的、獨一無二的,並且每天都在不斷地為自己努力;

 

~ 4D的人們,覺醒了,尋找著,但還沒有完全體認到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如何與5D領域連接,仍然深度融入3D;且很難擺脫束縛、幻想和痛苦。

 

 

量子流或太陽等離子體所產生的任何更高的力量都會進入我們,以便我們自己成為這種更高的力量。它的意識,透過它感受到我們的能量,存在的不同品質,並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新的內容和感覺。

 

然而,更進一步,根據物以類聚的法則,我們必須自己培養這種力量,這需要內心的努力、耐心、勇氣、創造力和聰明才智。第一次接觸後,我們必須模擬、產生、恢復失去的感覺,加倍、倍增,並使它們永久化。

 

目前,這是共同創造者的主要策略之一——向我們展示處於新維度意味著 什麼,然後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做出自己的選擇並增加自己的光度。否則,它就只會被視為能量和知識的人造插件,僅作為道德的傀儡。

 

🌱我們必須獨立地與我們的更高層面建立聯繫,形成新的自我,並解鎖個人光之門。

 

進入多維度對每個人都是開放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微妙計劃。只有那些已經做了很長時間並且已經做好了精力和自覺準備的人才能看到。

 

多維性只有在高頻率時才會打開,如果我們自己發現它們,並且我們的思想已經做好準備的話。2024年,我們將持續累積同時身處多個現實、切換頻率、來回選擇、嘗試和測試的經驗。這是一個閃閃發光的世界,就像立體圖片一樣,當轉向一個方向時,它們會顯示一個圖像,如果稍有不同,則會顯示另一個圖像。

 

由於下載的程式碼和軟體在太陽耀斑和地磁風暴期間單獨激活,停留在多個維度已成為可能。程式不會一下子全部亮起,只會亮起那些不會傷害我們或他人的程式。這也適用於我們每個人原本固有的超能力——千里眼、順風耳、心靈遙感、心靈感應、懸浮以及從肉體進入其他維度。對於數百萬人來說,它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現實,就像智慧型手機中的更新一樣。

 

我們對自己來自哪些行星和星系的宇宙記憶被揭示了。個體的時間流速正在加速,一切發生的速度都比之前快了許多。業力也會獲得速度:我們停留在什麼頻率,我們就會得到同樣的命運。這就是我們進入新生活的方式,共同創造者不會強迫任何人進入。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自由意志和選擇自由來決定是否要切換到多維空間、保留舊的時間線或傳遞新的時間線。

 

在某些領域,閾值振動已達到所需水平,並且發生了與 3D 環境的脫鉤,新的 5D 現實已經出現。

 

 


 

 

 

文 列夫

 

《新的現實》從 3D 到 4D 和 5D ~ 您是三個群體中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dile Ho 歐蒂兒 的頭像
    Odile Ho 歐蒂兒

    新地球工作站 by Odile Ho

    Odile Ho 歐蒂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